樸實小碗,軍民魚水情誼重
發布時間:2023-12-08 11:20:33 人氣:733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的二樓展廳,一隻樸實又不起眼的瓷碗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這隻瓷碗的內(nei) 壁上布滿了劃痕,碗沿上也有許多豁口,但它卻是珍貴的館藏文物,已經陪伴了我們(men) 的故事主人公徐乃禎度過了將近60年的時光。
當淮海戰役打響時,徐乃禎,這位河南省商水縣胡吉村的村民,雖然已經56歲,但他毅然決(jue) 定加入支前大軍(jun) 。考慮到他的年紀不適宜從(cong) 事繁重的體(ti) 力勞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勸他在家生產(chan) ,但他態度堅決(jue) 。1948年12月5日,徐乃禎如願參加了商水縣第一批擔架隊。臨(lin) 出發時,他除了身穿那身平時穿的破棉襖以外,隻帶了這隻吃飯喝水用的瓷碗。
徐乃禎所在的擔架隊主要任務是搶救傷(shang) 員,並送他們(men) 到後方醫院治療。轉送的任務非常艱巨,條件也非常艱苦。正值嚴(yan) 冬,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白天敵機不停地在天上襲擾,轉送隻能在夜間進行。穿著單薄的徐乃禎從(cong) 來不叫苦不叫累。為(wei) 快速轉送傷(shang) 員,他和其他擔架隊員一晚上轉送往返路程120華裏,餓了就啃口幹糧,渴了就拿這個(ge) 碗舀點水喝,幾乎不停歇。

徐乃禎視傷(shang) 員如親(qin) 人。傷(shang) 員出血過多,特別怕冷,他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脫下來給傷(shang) 員蓋上;遇到重傷(shang) 員行動不便,他就用這個(ge) 碗給傷(shang) 員接大小便。一切為(wei) 了前線,一切為(wei) 了傷(shang) 員。淮海戰役期間,擔架隊員經常用自己的帽子、吃飯的碗、喝水的瓢給傷(shang) 員接大小便。即便如此,徐乃禎也沒有嫌棄這隻碗,而是愈加珍惜,始終把它留在身邊。
天氣過於(yu) 寒冷,禦寒的手段又很有限,徐乃禎的雙腿凍傷(shang) 了。可為(wei) 了及時把傷(shang) 員送到後方,他忍著傷(shang) 痛繼續抬送。直到有一天,醫護人員發現他的雙腳已經無法支撐行走,徐乃禎這才停下來接受治療。然而,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了,擔架隊的使命也結束了。領導要求徐乃禎留在醫院休養(yang) ,病好後再返鄉(xiang) ,他婉言謝絕。
回家的路並不順利。由於(yu) 長途顛簸,再加上傷(shang) 勢嚴(yan) 重,徐乃禎回到家的第5天,也就是淮海戰役勝利的第10天,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men) 。然而,這隻陪伴他支前的碗卻永遠地保留了下來,成為(wei) 那段樸實而又光輝歲月的見證。這隻瓷碗不僅(jin) 見證了徐乃禎老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的忠誠,也成為(wei) 了我們(men) 每個(ge) 人學習(xi) 和發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和革命傳(chuan) 統的重要載體(ti) 。
來源:中國軍(jun) 網-中國國防報
上一篇:為什麽要傳承西柏坡kaiyun体育全站官网入口
下一篇:沒有硝煙的敵後“漫畫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