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從這裏發出
發布時間:2023-08-04 15:19:53 人氣:858
地處太行山西山餘(yu) 脈的八大處,山寺林立,隱秘清幽,自古就是風景宜人的文化聖地。鮮為(wei) 人知的是,紅色電波在這裏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台台鏽跡斑斑的通信設備、一封封陳舊發黃的電報,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通信戰線的不凡曆程,訴說著紅色電波裏的革命往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不久,軍(jun) 委三局就接管了國民黨(dang) 在北平的通信機構及相關(guan) 設施。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jun) 委從(cong) 西柏坡遷入北平,進駐香山。在與(yu) 香山一脈相連的西山八大處,軍(jun) 委三局先遣人員率無線電總台已於(yu) 3月23日進駐, 3月25日三局機關(guan) 正式入駐八大處靈光寺和陳家花園、後搬進西山飯店,無線電總台台部和收信台駐八大處一處長安寺,發信台設在魏家村。
軍(jun) 委三局無線電總台是保障全軍(jun) 通信聯絡的領導機關(guan) ,起源於(yu) 紅軍(jun) 建立的第一個(ge) 無線電隊,此後經曆了數次整編。在紅軍(jun) 第二、第三次反“圍剿”中,無線電隊整編為(wei) 紅一方麵軍(jun) 總司令部無線電大隊和中革軍(jun) 委無線電總隊。1934年1月,中革軍(jun) 委成立通信聯絡局,同年10月改稱為(wei) 軍(jun) 委三局,負責紅軍(jun) 的重要通信聯絡工作。紅軍(jun) 抵達陝北後,1941年12月,軍(jun) 委三局第4、第5和第7分隊合並成無線電集中台,後改為(wei) 第二無線電集中台。1943年,第3、第9、第10和第11分隊合並成第一無線電集中台。1944年9月,第一、第二無線電集中台整編為(wei) 軍(jun) 委無線電總台。

此時,軍(jun) 委三局的主要工作一是逐步利用已接收的電台代替總台來執行無線電聯絡任務;二是尋找中央進入北平後進行通信聯絡保障的新駐地。這次率無線電總台進駐八大處,主要是因為(wei) 這裏與(yu) 香山的黨(dang) 中央和軍(jun) 委辦公地距離適中,距離太遠收發電報不便,距離太近又會(hui) 因大功率電台發射的密集電波暴露統帥部具體(ti) 位置。同時,八大處山坡上的建築被樹林掩映,位置相對隱蔽,是天然的工作場所。這裏成為(wei) 黨(dang) 中央、中央軍(jun) 委的重要通信保障和樞紐。
1949年4月20日深夜,軍(jun) 委無電線總台在西山八大處發出了毛澤東(dong) 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簽發的《向全國進軍(jun) 的命令》電報。從(cong) 北京西山八大處發出的紅色電波,傳(chuan) 到渡江前線,傳(chuan) 向東(dong) 麵、中南、西南、西北進軍(jun) 的戰場,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zheng) 走向偉(wei) 大勝利的重要通信保障。
1949年9月27日,軍(jun) 委三局圓滿完成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的通信保障任務。之後,軍(jun) 委三局和無線電總台精心組織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通信保障工作。據統計,1949年無線電總台平均每月收發電報達一百多萬(wan) 字,為(wei) 新中國的各項事業(ye)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50年3月,軍(jun) 委無線電總台改為(wei) 軍(jun) 委通信總台,此後總台也從(cong) 西山八大處遷出,開始了新的征程。
來源:中國國防報
上一篇:黃鶴翔:從藥鋪學徒到剿匪戰士
下一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如何形成並規範定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