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kaiyun体育入口登录!

白求恩紀念館在什麽地方?

發布時間:2023-03-06 13:56:07 人氣:1926

坐落在保定市唐縣鍾鳴山下的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檜柏挺立,柳綠花紅,春意盎然。高大的牌樓上鐫刻著的“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幾個(ge) 鎏金大字格外醒目,令人肅然起敬。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時期,白求恩和柯棣華兩(liang) 名偉(wei) 大的國際主義(yi) 戰士,都曾工作、戰鬥並長眠在唐縣這片熱土。

1938年1月,白求恩率加美援華醫療隊不遠萬(wan) 裏來到中國。1938年6月,到達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擔任晉察冀軍(jun) 區衛生顧問。他深入敵後,奔走於(yu) 長城內(nei) 外、唐河兩(liang) 岸。他抵近火線,冒著槍林彈雨,救治傷(shang) 員。

在晉察冀抗日前線救治傷(shang) 員的實踐中,白求恩深深感到個(ge) 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要為(wei) 八路軍(jun) 培養(yang) 一批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

白求恩紀念館

1939年6月底,白求恩從(cong) 冀中前線完成救治傷(shang) 員的任務,回到唐縣。因腳部感染,在晉察冀軍(jun) 區司令部駐地和家莊休養(yang) 了一段時間。有一次,聶榮臻司令員會(hui) 見白求恩。在談話中,白求恩重申了培訓醫護人員的重要性。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決(jue) 心把培養(yang) 和教育八路軍(jun) 的醫生、護士作為(wei) 加美援華醫療隊的首要任務,他建議創辦衛生學校。軍(jun) 區首長批準了他的計劃,並於(yu) 7月中旬開始從(cong) 各分區抽調人員,籌建衛生學校。

在此期間,白求恩不顧病痛為(wei) 即將成立的衛生學校編寫(xie) 教材。經過半個(ge) 月的緊張編寫(xie) ,一本譯後長達14萬(wan) 字,附有119幅插圖的《遊擊戰中師野戰醫院的組織和技術》一書(shu) 編寫(xie) 完成。聶榮臻司令員親(qin) 自為(wei) 該書(shu) 作序,稱讚“它是白求恩大夫一生最後心血的結晶,是白求恩大夫給予每個(ge) 衛生工作者和指戰員、傷(shang) 員的最後不可再得的高貴禮物”。

1939年9月18日,晉察冀軍(jun) 區衛生學校在唐縣牛眼溝村正式成立。這所學校是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在敵後抗日根據地創建的唯一一所正規的醫學院校。

白求恩在編寫(xie) 教材

白求恩大夫來到中國,在近兩(liang) 年的時間裏,他戰鬥在敵後最前沿,並數次穿越日軍(jun) 封鎖線,率領醫療隊東(dong) 征西戰,奮力救治傷(shang) 病員;他帶來了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為(wei) 八路軍(jun) 後方醫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製度,從(cong) 而使醫院的管理走向製度化、規範化和正規化;他因陋就簡,發明和革新了實用的醫療器械,非常適合戰地救護;他帶來了戰地輸血技術,並帶頭獻血,組織了“群眾(zhong) 誌願輸血隊”,從(cong) 而挽救了許多八路軍(jun) 傷(shang) 病員的生命;他倡議並參與(yu) 創建晉察冀軍(jun) 區衛生學校(白求恩逝世後被命名為(wei) 白求恩學校),為(wei) 八路軍(jun) 留下了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他勇於(yu) 探索、不斷創新,將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與(yu) 中國抗日戰爭(zheng) 的實踐相結合,創造了戰地救護治愈率最高的紀錄;他視根據地群眾(zhong) 為(wei) 親(qin) 人,滿腔熱情地為(wei) 邊區老百姓療傷(shang) 治病。

因救治傷(shang) 員被感染,白求恩於(yu) 1939年11月12日在唐縣黃石口村逝世。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dong) 主席親(qin) 筆撰寫(xie) 文章《紀念白求恩》,從(cong) 而使他的名字在中華大地家喻戶曉,成為(wei) 人們(men) 敬仰的典範和學習(xi) 的楷模。毛澤東(dong) 高度讚揚了白求恩毫不利己專(zhuan) 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熱忱的高貴品質,並號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全體(ti) 黨(dang) 員學習(xi) 他,從(cong) 而孕育了偉(wei) 大的白求恩精神。



上一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下一篇:李家莊中央統戰部舊址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