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的質量重於數量”——抗戰時期陳雲對黨員隊伍建設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5-03-07 11:04:13 人氣:27
“黨(dang) 員的質量重於(yu) 數量”是陳雲(yun) 同誌在抗戰時期提出的關(guan) 於(yu) 黨(dang) 建的重要思想之一。全麵抗戰初期,我們(men) 黨(dang) 作出了“大量發展黨(dang) 員”的決(jue) 定,全國黨(dang) 員人數從(cong) 1937年的四萬(wan) 餘(yu) 人迅速發展到1940年的八十餘(yu) 萬(wan) 人,黨(dang) 員隊伍擴大的同時也引發出黨(dang) 員隊伍的質量問題。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陳雲(yun) 在正確處理黨(dang) 員數量與(yu) 質量的關(guan) 係上進行了深度思考,提出“黨(dang) 員的質量重於(yu) 數量”的重要論斷,從(cong) 把好入口關(guan) 、築牢思想關(guan) 、嚴(yan) 守紀律關(guan) 等方麵對提高黨(dang) 員隊伍質量作出了指導,一經提出,就成為(wei) 全黨(dang) 範圍內(nei) 黨(dang) 組織發展和建設的方針。
把關(guan) 入口:“對黨(dang) 鄭重負責”
1940年,陳雲(yun) 針對我黨(dang) 在大規模發展黨(dang) 員數量時出現的一些黨(dang) 員質量上的問題指出,“有很大一部分黨(dang) 員質量不高”“帶著濃厚的非無產(chan) 階級思想和習(xi) 慣”,嚴(yan) 重地損害了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wei) 此,他在《鞏固黨(dang) 在大後方及敵占區的秘密組織》中,提出了“黨(dang) 員的質量重於(yu) 數量”的著名論斷,闡釋了在發展黨(dang) 員時要著重注意質量以及提高黨(dang) 員質量的路徑,為(wei) 支部發展黨(dang) 員提供了有力指導。
遵循“黨(dang) 員的質量重於(yu) 數量”的黨(dang) 員發展方針,各級黨(dang) 組織必須堅持標準,注重質量,嚴(yan) 把入口關(guan) 。首先需要明確規定入黨(dang) 者的入黨(dang) 資格。陳雲(yun) 在《為(wei) 什麽(me) 要開除劉力功的黨(dang) 籍》中說:“共產(cha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無產(chan) 階級有組織的部隊,正是因為(wei) 它的黨(dang) 員都有著高度的政治覺悟,對革命有無限忠誠和責任心,是無產(chan) 階級先進分子。”1939年5月,陳雲(yun) 在《怎樣做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中進一步明確回答了“什麽(me) 人有資格加入黨(dang) ”,他在黨(dang) 章規定的入黨(dang) 者必須承認黨(dang) 綱及黨(dang) 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承認黨(dang) 綱並不等於(yu) 精通黨(dang) 綱,這一界定糾正了過去對於(yu) 入黨(dang) 資格的片麵理解。同時,陳雲(yun) 指出,入黨(dang) 者不僅(jin) 要積極抗日,而且要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著重強調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必須具有先進性。
在發展新黨(dang) 員的具體(ti) 方式上,陳雲(yun) 從(cong) 入黨(dang) 程序、征收原則、審查內(nei) 容等方麵,規範了支部的黨(dang) 員征收工作,要求支部必須按照黨(dang) 章規定開展工作,明確指出入黨(dang) 者必須經過介紹人介紹,由黨(dang) 的小組或支部通過,經上級黨(dang) 委的批準。在發展黨(dang) 員時,要嚴(yan) 格經過入黨(dang) 對象培養(yang) 、支部討論通過、通知本人等程序。陳雲(yun) 特別指出,支部必須嚴(yan) 格遵守“個(ge) 別征收”的原則,以便逐一審查入黨(dang) 對象,從(cong) 而糾正過去存在的不經審查即吸收入黨(dang) 和整批入黨(dang) 而不進行個(ge) 別審查的弊端。在審查內(nei) 容方麵,陳雲(yun) 要求,支部的老黨(dang) 員在擔任入黨(dang) 介紹人時,要秉持“對黨(dang) 鄭重負責,決(jue) 不可苟且了事”的態度,詳細審查入黨(dang) 對象,包括其“社會(hui) 地位,為(wei) 人如何,在群眾(zhong) 運動中特別在緊要關(guan) 頭的表現”以及入黨(dang) 對象的行動和言論表現。
築牢信仰:“支部是教育黨(dang) 員的學校”
1942年5月,毛澤東(dong)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上指出,“有許多黨(dang) 員,在組織上入了黨(dang) ,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dang) ,甚至完全沒有入黨(dang) ”。陳雲(yun) 認為(wei) ,支部作為(wei) “教育黨(dang) 員的學校”,理應自覺承擔起加強黨(dang) 員教育的任務,把加強黨(dang) 內(nei) 教育作為(wei) 提高黨(dang) 員質量的一個(ge) 重要途徑。
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1939年1月,陳雲(yun) 在起草關(guan) 於(yu) 發展中共黨(dang) 員問題的講話稿時明確指出,新黨(dang) 員要信仰共產(chan) 主義(yi) 。同年5月,他提出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六條標準”,其中“終身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和“革命的利益高於(yu) 一切”等標準均強調了黨(dang) 員的理想信念。為(wei) 加強對黨(dang) 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陳雲(yun) 要求支部在開始接觸入黨(dang) 者時,就要對其進行教育並向他們(men) 解釋共產(chan) 主義(yi) 的內(nei) 涵。對於(yu) 已經入黨(dang) 的黨(dang) 員,陳雲(yun) 要求支部在開展黨(dang) 員教育時,“首先著重於(yu) 共產(chan) 主義(yi) 的基本教育”,以堅定黨(dang) 員的政治信仰。要求每個(ge) 幹部和黨(dang) 員經常閱讀黨(dang) 出版的書(shu) 報或其他進步的書(shu) 報,增加知識,自修深造,在政治上不斷提高自己;要求文化程度不高的黨(dang) 員,加強讀書(shu) 識字,提高文化;要求每個(ge) 黨(dang) 員堅持長期學習(xi) 。
其次是黨(dang) 性教育。1942年9月,陳雲(yun) 在《增強新黨(dang) 員新幹部的黨(dang) 性》一文中指出,當時中央組織部需要抽調一批黨(dang) 員前往敵占區工作,然而在符合抽調條件的一百一十七人中,僅(jin) 有少數人服從(cong) 黨(dang) 組織的安排,其餘(yu) 大部分人都以各種理由拒絕前往敵占區,而這些黨(dang) 員幾乎都是全麵抗戰時期入黨(dang) 的新黨(dang) 員。這一現象充分暴露了當時新黨(dang) 員黨(dang) 性觀念薄弱的問題。對此,陳雲(yun) 高度重視,特別指出要增強新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並將黨(dang) 員是否具有黨(dang) 性視為(wei) 合格與(yu) 否的重要標準。他從(cong) 多個(ge) 方麵對增強新黨(dang) 員黨(dang) 性的工作作出安排:第一,要加強新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教育,培養(yang) 其“具有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犧牲的決(jue) 心”。第二,要分派新黨(dang) 員到下層鍛煉,使新黨(dang) 員“多走逆風,少走順風”,以磨煉其革命意誌,但陳雲(yun) 也注意到新黨(dang) 員往往缺乏工作經驗,要求支部必須經常幫助他們(men) 。第三,要加強紀律教育,使其“無條件地服從(cong) 黨(dang) ”。
此外,陳雲(yun) 還十分重視對新黨(dang) 員進行實踐教育。他說,必須推動黨(dang) 員到群眾(zhong) 工作中去鍛煉;隻有群眾(zhong) 運動,才能給新黨(dang) 員和新幹部以實際的階級教育;單單書(shu) 本上的教育是非常不夠的,實際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實際工作的過程就是教育幹部的過程。
強化紀律:“提高黨(dang) 的鐵的紀律”
陳雲(yun) 認為(wei) ,紀律是執行黨(dang) 的路線的保證,堅持紀律,才能團結全黨(dang) 、克服困難、爭(zheng) 取勝利。1939年8月,陳雲(yun) 參與(yu) 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關(guan) 於(yu) 鞏固黨(dang) 的決(jue) 定》中明確指出,各級黨(dang) 組織必須注意“提高黨(dang) 的鐵的紀律”,充分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紀律建設的高度重視。
他反複強調黨(dang) 員應無條件地服從(cong) 黨(dang) ,對於(yu) 違反紀律的黨(dang) 員,要及時給予適當的紀律教育和紀律製裁。例如,1940年3月,陳雲(yun) 專(zhuan) 門撰寫(xie) 了《嚴(yan) 格遵守黨(dang) 的紀律》一文,詳細闡述了遵守黨(dang) 的紀律的重要性。他認為(wei) ,紀律是自覺的,又是強製的,因此“嚴(yan) 格地遵守黨(dang) 的紀律為(wei) 所有黨(dang) 員及各級黨(dang) 部之最高責任”,同時明確指出違反黨(dang) 的紀律將受到處分。1941年5月,陳雲(yun) 進一步指出,處分黨(dang) 員的方式包括勸告、警告、嚴(yan) 重警告、撤銷工作、最後嚴(yan) 重警告、正式黨(dang) 員退為(wei) 候補黨(dang) 員(或候補黨(dang) 員延長候補期)、停止黨(dang) 籍、開除黨(dang) 籍等。這些規定為(wei) 支部嚴(yan) 格執行黨(dang) 的紀律提供了支撐。
陳雲(yun) 在強調黨(dang) 員要遵守紀律的同時,認為(wei) 黨(dang) 員不應抽象地遵守紀律,而是要具體(ti) 地遵守紀律。就支部而言,陳雲(yun) 指出,黨(dang) 員“一定要服從(cong) 支部,服從(cong) 直接的上級”。對此,支部應該在日常工作中發揮監督作用,“監督黨(dang) 員遵守黨(dang) 的紀律,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黨(dang) 員中間各種脫離黨(dang) 的理論、政策、黨(dang) 規、黨(dang) 法等錯誤傾(qing) 向”,對於(yu) 不服從(cong) 紀律的黨(dang) 員依據黨(dang) 章、黨(dang) 規進行處分。陳雲(yun) 還指出,支部應注意加強對黨(dang) 員的紀律教育,通過教育的方式培養(yang) 黨(dang) 員的紀律意識,從(cong) 而為(wei) 提升黨(dang) 員隊伍質量築牢紀律防線。
來源:《群眾(zhong) ·決(jue) 策資訊》
上一篇:抗戰時期中共在太行根據地的統戰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

